你好,游客 登录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注意]2013年高考报名会

[日期:2012-11-23]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3年高考报名会

一、2012年总结

二、存在问题

总结全省去年高考报名出错较多的几个问题,希望引起大家注意,在今年报名前务必培训到位,争取咱们谁都不出错:

1、姓名和身份证号

今年通过扫描二代证采集这些信息,肯定准确,但是仍有和学考考籍、综合素质评价、学籍表等不一致现象,报名后一定要告知考生尽快去找相关部门纠错。报名结束后申请改身份证号的,一定要认真核查其出具的户籍证明。

2、考试类型和考试科类

考试类型:①体育单招和普通体育拿不定主意,要给考生讲清楚现在选择的考试类型不同将来考试及录取的方式就不同,让考生自己确定考试类型。②一些院校招收体育类、艺术特长生、保送生时对考试科类有特殊要求,让考生和院校联系确定考试类型。③其他不能确定考试类型的考生都选择“1-统考”。 

考试科类及艺术、体育和对口专业。按照信息文的规定认真填报,报名结束后再做更改会有很大风险,因此轻易不要更改。

3、考生类别错(分城市与农村,应往届两种情况)

城市与农村:出错原因有二:①弄不清自己家庭的真实性质,以为住在城市(县城)就是城市户口。②碍于情面。这个问题很重要,涉及到将来的农村独生子女优惠加分,因此务必教育考生利用报名前的这几天时间,回家好好看看户口本,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实在弄不准的就把户口本交到学校或招办,反正要彻底搞清楚,不要等到5月份优惠验证时再改来改去。

应往届:错误症状表现之一是两年应届问题,①高中毕业后就读中专班的,有学籍的算应届。②去年的少年班考生,是应届。③想报考军校等志愿,企图蒙混过关的,算不得应届。之二是填了应届但没有学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被省里查出来了,为避免今年5月反复核查两项信息惨剧的再次发生,报名前一定要把功课做足。

4、毕业类别

这个是2012年新出现的问题,①考生竟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类别学校毕业,匪夷所思。②在5月份核查两项信息时,为了规避填了应届生无两项信息现象的权宜之计,今年务必提早动手,在报名时解决掉。

5、对口类考生错报专业类、测试项目,艺术、体育类考生错报测试项目等

教育这类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填报“对口专业类”、“对口机械测试工种”和“对口农林测试项目”等内容。

教育艺术类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填报“艺术联考测试专项”、“艺术联考测试项目”,其中已经铁定主意不参加省内联考的考生选择“不参加省内联考”项目,其他的要慎重;体育类考生填报“是否报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测试项目”等信息时要注意,只有少数民族考生才能报考这两项。

6、考生简历(三种情况)

①误操作造成只有起止日期,而无内容。②胡乱填写,有的是不规范,有的写成了操行评语,有的纯属恶搞。③复读生没填够至少三段。④证明人姓名有空格。教育考生注意几点:①应届生必须填两段简历(初中、高中,有休学、转学、留级经历的如实填写);复读生必须填三段(初中、高中、高中复读,毕业后在同一个学校复读的分别填写);纯社会考生没有在中等教育阶段学习经历的,从本人15周岁起填报学习、待业或工作经历,一直填报至2013年6月止;以时间为序,从前到后顺序填报。③默认一般起于9月,止于6月,非特殊原因不要更改。④规范操作,如实填写,这些东西将来是要装入档案的,千万不要胡写一气,统一为“就读于***中学”。⑤所有姓名都不要有空格。招办侦错核对信息时也要注意这几项。

7、毕业学校错(四种情况)

①应届考生误填为初中学校。②考生就读的中学有两个名字(比如综合高中和职教中心;校本部和分校)。③考生学籍注册学校与就读学校不一致。④同等学力、外省转入等考生在报名系统中找不到相应毕业学校。对策:一是教育考生毕业学校就是“最后的学历教育毕业学校”即将来发给他毕业证的学校。二是找不到相应毕业学校的一律选择报名点所在县区的“其他学校”。每年报名后会有一些考生申请修改毕业学校名称,对这种申请各位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要有“老好人”思想。

8、接收通知书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

告知考生这两个信息项事关重大,尤其是联系电话,在录取期间省考院录取现场、院校经常要和考生直接电话联系,一旦联系不上会耽误好多事情,甚至影响考生录取,因此要求考生务必留下自己或是家长的联系电话,坚决杜绝填写学校、班主任或是教练的电话,这个事儿也要给中学讲清楚,往年有中学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要求考生统一留学校或班主任的电话,有的还是固定电话,但录取期间正值暑假,往往无人接听,一旦因为联系不上误了考生的前途,这个责任由谁承担?接收通知书的详细地址要认真填写自己居住的家庭详细地址及门牌号,一般不要填学校地址,如果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填学校,则要求学校必须安排人员专门负责接收通知书并将其转交给考生本人。

9、考生的照片信息

每张照片占用10K字节左右,最大不超过20K,不需要压缩,要求成像区上部空1/10,头部占7/10,肩部占1/5,采集的图像大小为320*240,背景必须为白色。招办上报前自查。

10、手动更改考生信息而未校验造成的信息不匹配。

三、2013年工作要求

1、简要传达16日视频会领导讲话

吴处长:①报考对口招生的考生,须报考与所学专业相同的专业类;高中阶段转入职教类专业学习的学生,按照教育部学籍管理规定,必须具有一年半以上职教专业学籍;高中毕业就读一年制中专的,必须有录取手续和学籍,其中医学专业不少于三年;往届生须审查其毕业证书,应届生须审查其学籍和新生录取名册。

②原对口中化工和服装两类不再设立,这两类考生按普通高考报名,可报考相应专业的单独招生,也可参加普通高考,这比原来的只参加对口高考招生,路子更宽了。

③关于三校生报名。三校生是指职(农)中、中专、技校的应届毕业生,这些学生可以参加普通高考,也可参加对口高考。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人不得限制三校生报普通高考,要将选择权交给考生本人。

④在籍学校与其相关联的公办学校

首先要说明的这是两个学校,公办学校只是对民办学校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但是,一些考生为了面子,上的是民办中学,报名时在籍中学为民办中学,却在申报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时填写与其相关联的公办高中,也有的中学指使考生这样做,给录取备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的还影响了考生录取,应引起大家注意。请各地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向高校如实提供考生在籍中学,在出据考生《报考证》时也要实事求是,不得更改。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考生自负,凡是中学和招办介入在学籍中学问题上作假的,要追究相关中学领导和报名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⑤身份证件问题

继续执行冀招委普[2007]44号文件:“从2009年起所有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在报名、参加各种专业测试及高考时,必须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告诉中学要通知学生尽早办理二代身份证。高考报名时要认真审查考生本人居民身份证。

要处理好特殊情况,考试时遇有特殊情况也可使用临时身份证。考生在报名时无法提供身份证的(如刚刚丢失),没有必要办临时身份证件,可让考生直接办理正式二代身份证,凭身份证办理回执,由报名点录入考生身份证的相关信息。

对于个别网报前还未采集身份证信息的考生,由报名点进行资格初审,通过网上报名系统直接使用身份证阅读器采集考生身份证上的相关信息。

⑥严格把关:一是对设立报名点学校严格审核把关,举办复习班的高校原则上不要设为报名点,往年报名工作不认真的和不具备设报名点条件的均不得设为报名点。

二是要严格按省里要求把好报名资格审查关,并按要求做好公示。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不具备报名资格的学生报名和冒名顶替报名;坚决杜绝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生和高校在校生参加高考报名,要采用学籍管理系统逐一进行核对。

填报和确认期间省里要组织人员下去检查工作,市里也要去。

⑦要确保报名工作安全。

a报名组织有序,信息的采集准确全面,不出问题。

b信息的安全,要按规程操作和管理。这里重申纪律: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和向外泄露考生信息。

c防止外界因素影响。

⑧报名信息须本人确认,不得由他人代替。

赵处长:①认真做好报名系统的培训工作。在新的报名系统中,面向我们各级招生考试机构的网上报名信息管理部分,从系统的安装、部署到系统中的功能实现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要组织现场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悉新的报名系统,确保报名工作中不出现失误。

②网上支付相关事宜。今年的网上报名系统中只设计了报名点的网上集中支付功能。各县区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报名数据时,只能下载已经报名并支付的考生信息,不包含已经填写报名信息但未支付报名费的考生,因此报名点必须在网报结束前完成支付工作。(每个报名点一张卡完成网上支付即可;报名点自行办卡并开通网银,有困难及时提出。)

③合理调度考生的网报时间,减少网络压力。今年的网报时间仍安排在11月25-29日,因新系统是第一年运行,各县区尽量均匀分布,如果遇到网络堵塞,要及时调整,尽量避开上网高峰时段,如果遇到其他网络或系统突发事件,要及时逐级上报。省考试院在网报期间安排专人全天候值班,及时解决可能发生的技术问题,值班电话将通过报名系统公布。

④认真核查,确保信息准确、规范、完整。希望各级信息管理人员结合本地的查错手段,加强考生信息检查和确认工作,确保考生报名信息准确、规范、完整。对修改已经刻盘面报的考生信息时,一定要从严掌握。如确需修改,须考生本人申请并提供证明材料,市、县招生部门需认真做好核查工作,审核后签署明确意见,逐级上报。

⑤提高认识,加强信息安全工作。今年报名信息下发方式由原来的市级招生部门通过密钥从省里服务器下载,改为由县、区招生部门从报名系统直接下载,因此涉及工作人员比往年更多,更容易发送信息泄漏等问题。要求各级招生考试部门切实加强领导,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系统密码必须专人管理,严禁外泄。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考生报名信息的安全,哪一级出现信息泄漏就追究那一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⑥学业水平测试及综合素质评价信息。2013年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仍由省考试院从教育厅提取。省考试院在网报结束后进行比对,并下发学业水平测试信息不匹配考生名单,各市一定要对这部分考生进行认真确认。一方面务必要告知考生信息不一致导致的严重后果,要求学生向学籍部门申请修改。另一方面要积极和当地学籍部门沟通,由他们注意修改相关错误信息。上报最终确认的报名信息时,信息仍然不一致的须以书面报告形式报信息处。

⑦指纹信息采集有关事项。全省统一采集考生的左手食指指纹,如果个别考生确实不能采集时,可以换用其它手指。对于个别考生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采集不到指纹信息时,要进行登记,说明不能采集的原因,随报名信息一同上报省考试院。

⑧强调几个时间点:

2012年11月29日17前,报名点务必通过报名点管理员完成网上集中支付工作。

2012年11月30日上午9点-17点,各县区从网报系统管理端下载所辖区域内已支付报名费的考生报名信息,并生成考生号。(和市文不一致了,以省里新规定为准)

12月1日至5日,组织考生照相、采集指纹并确认信息。在确认期间,省考试院继续开启网上报名系统,考生补报名并经报名点支付后,县区招办下载考生信息并编排考生号后下发到报名点进行确认。

2、总体要求:细致、规范、准确、及时、安全,10个字。

3、几项要求:

①只有通过报名点采集过身份证信息的考生才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填报有关报名信息,身份证号作为网上报名登录用户名,最后一位是字母的统一使用大写字母“X”。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8位,考生要在第一次登录后修改密码并牢记,不要泄露给他人。

②由招办负责打印《报考证》,不得推给报名点。

③信息安全。这里只强调传输(光盘面报和FTP加密上传)和存储(有条件的用微机备份,没条件的买移动硬盘),养成实时备份的工作习惯。管理程序自动装到了C:/盘,安装新程序前务必把原来的数据拷出来。

④资格审查,按照省市文件要求,严查四种人(外省户口、高二、高校在校生、对口考生)。注意7个特殊类型(外省市转入、高中休学留级、高校退学、少年班、高中后中专、高中辍学、未上高中)必须好好查,不要放松。相关数据随后发。

⑤省里俩文务必好好学习,还要保存好。严格遵照工作日程。

⑥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信息采集。2013年报名时,对参加报名的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各报名点要注意核实其高考报名信息与学籍注册信息,不一致的,要按规定进行修改。

⑦艺体简章一定要发给相关考生

⑧遇到问题随时联系,不要擅自做主,更不要固执己见,置若罔闻。

另:核查结果。上报前的数据检查很重要,稍有不慎会耽误考生的一生,自私一点儿说会耽误我们自己的一生,别等出了事儿再说“悔不当初”。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jyc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