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小常识按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的六个环节介绍:
一、 吃:一日三餐,生命之本,它可以让人保持体能,同时吃了腐败变质的食品可以让人生病,甚至夺人生命,因此,千万要把住入口关:
1、 一定要到旅游定点餐厅就餐,发现腐败变质的饭菜及时向导游员提出更换,注意用餐是否达到标准;
2、 不上小商小贩处购买食品、饮品;
3、 夏季,自购食品要注意保存,放在阴凉处,注意通风,少有霉变,既不可食用。
4、 吃风味小吃要注意卫生,吃水果一定要洗干净;
5、 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卫生,防止细菌、病毒侵入体内;
6、 切记不要过量饮酒;
二、 住:
1、 入住酒店要注意是否与旅游协议书上的星级相符;
2、 入住酒店后一定要将贵重物品存放到保险柜里,不要随身携带或放在客房内;
3、 身份证,签证,通行证,护照等证件不要乱放,应放在随身携带的包内,不要放在客房内;
4、 入住酒店后一定要了解酒店的紧急通道、安全门等,记住领队、全陪或地陪的房间号码、联系电话,发生火灾千万不要从电梯逃生。
5、 入住酒店后一定要了解房间内的设施和物品的使用说明后在使用,以免花冤枉钱;
6、 吸烟者一定不要躺在床上吸烟,吸烟后一定要将烟头熄灭,确保安全;
7、 休息时要关好门窗,不给不认识的人开门,尤其是夜间更不能开门;
8、 看房间的卫生间及洗漱用品是否消毒,如没有消毒可请服务员进行清理消毒;
9、 如房间里有蟑螂、老鼠等或过分潮湿、噪音超标可要求调换;
三、行
1、 要注意所乘的交通工具是否与协议书标准相符;
2、 不带易燃易爆及违禁物品上车(船、飞机);
3、 乘汽车时不要将手伸出窗外,以免发生危险;
4、 下车时不要把随身携带的物品忘记在车上;尤其注意坐席下、货架上的物品;
5、 注意列车员、机上服务员、导游员提醒的注意事项;
四、游
1、 注意导游员提醒的注意事项,游览景点时注意与团队保持一致,不要离团太远,防止走散而发生意外;
2、 随身携带的物品不宜过多,穿轻便柔软的鞋减轻疲劳;
3、 将零钱放在便于掏的兜内,整钱放在您认为安全的地方,防止扒窃;
4、 一旦走失应在原地等待,以便于全陪或领队寻找;
5、 走山道、陡坡时要拉开距离,防止连串滚坡;
6、 有野生动物时不要戏逗时间过长,防止走散而发生意外;
7、 吸烟时一定要将烟头熄灭,千万不要将烟头扔进草丛或树林中,酿成火灾;
8、 游人多,治安环境差的地方千万不要单独行动,以免发生意外;
五、购
1、 一定到旅游定点商店购物,购物时一定要看好价格和折扣;并索取发货票;
2、 不要在个人的小摊上购物,以免受骗上当;
3、 不要到一景点就忙着购物,应先看好行情后再购物;
4、 事先想好购买的物品,不要在离站前很少的时间里急忙购物,以免发生危险;
六、娱
1、 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之前一定要注意听导游员的讲解和注意事项;
2、 参加娱乐活动要注意礼节,特别是参加与少数民族的娱乐活动,要特别注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免发生误会而产生不愉快;
3、 注意民俗;宗教信仰;禁忌;在与伊斯兰教徒交往时切记不要用左手递送物品;
4、 不要单独活动,更不要不辞而动,以免发生危险;
车辆防盗
1. 自行车、助动车和机动车,要慎重选择停放点,应停放在有专人看管的停车处。
2. 夜晚应将车停放在专门的车棚和车库内,没有车棚、车库的要落实其它防范措施 ;
3.养成离车上锁带走钥匙的习惯。
4. 非机动车停放后要带走车上的悬挂物品,以防失窃。
5. 保证锁具完好,有条件的可在车辆上安装防盗装置或小型报警器。
对扒窃的防范
1. 钱款如要随身携带,应将钱款和其他物品混杂放置在包袋内,并将其挂在身前。
2. 携带现金较多时,应分散放置,并记住现款特征,以便必要时能及时辩认。
3. 不要在公共场所翻弄钱款,不要将钱款放在外衣口袋和裤子的插袋里。
4. 随身携带钱款应放在尽量不被他人看见和摸到的位置 。
5. 乘坐公交车,把暂不使用的钱款放在内衣口袋或包袋内,扣好钮扣和拉链等 。
反扒防窃小常识
1 ) 外出游玩或在商店挑选商品时,做到物不离视线,包不离手,更不要随意委托他人 代看所携物品。
2 ) 在乘座公交汽车时,应避免携带贵重物品,马甲袋、时装袋内不要放置贵重物品。
3 ) 携包上车时,必须将皮包拉链拉上,并尽可能将拉链面紧贴身体,拎包、背包还要 放在背后,以防失窃。
4 ) 要文明乘车,相互谦让,不要争先巩后拥挤在车门口,防止扒窃分子乘机作案,更 不要在车厢内嬉笑打闹,而精力分散,遭扒被窃。
5 ) 乘客上车时,钱包、皮夹不要放在暴露在外的裤子后口袋和西服的下面口袋以及衬 衫口袋内,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6 ) 携带数量较多现金乘车时,最好不要在公众面前暴露,以免引起扒手注意,尾随 作案。
7 ) 乘客对故意碰撞你的人或二三个紧贴你的人尤其要加倍小心,防止失窃。
8 ) 乘客一旦发现钱物被窃,应一面注意身边乘客,一面通知售票员紧闭车门,并尽可 能及时报警。
9 ) 广大乘客发现车扒活动,要敢于揭发,积极配合公司售人员扭获罪犯。
对抢劫的防范
1.遇有陌生人敲门,应问明身份情况再决定是否开门;不要让人以任何借口叫开 房门而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2.老人、儿童、残疾人住户,尤其要在门上安装“猫眼”、“警链”,防止犯罪分子闯入作案。
3.外出旅行时,不要让人知道您携有巨款或贵重物品等,以防不测; 4.男女谈恋爱,不要在深夜或在地处偏僻路段滞留,以免遭抢劫、污辱;
5.到银行等机构存取较大数额的钱款时,要有人陪护,以防抢劫
交通事故的现场急救
1、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常有许多人受伤,其中必有少伤势严重或处于频死状态的伤员急需抢救。能在现场进行及时正确的救护,对于减少事故受害者的伤残或死亡至关重要。
2、心肺复苏:当发生突发的呼吸、心跳停止的时候,要及时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以挽救伤员的生命,如能在4分钟内开始,成活率最高,现场心肺复苏的程序为:
11( 1 ) 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畅通,打开伤员的嘴巴,清理口腔内的异物,口腔气道通畅 ;
11( 2 ) 其次是维持呼吸,检验伤员是否还有呼吸,若伤员已没有呼吸,可立即采取口对口的呼吸方法,每3-4秒吹气一次 ;
11( 3 ) 其三是恢复血液循环,对心跳骤停的伤员,要立即采取心脏复苏术,抢救者应 掌握胸外心脏按压双手配合的正确姿势及按压动作,有节奏地按压心脏。
3、 控制严重出血:个体重50公斤的人,其血液量为4000毫升,当失血量达1500 毫升以上时,便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员出现模糊、口渴、头晕、甚至昏迷现象。 外出血的止血方法有:
11( 1 ) 直接加压法。用手掌或手指直接按在伤口上,并保持压力15分钟以上。
11( 2 ) 高举法。举起伤员出血的肢体,高于心脏部位,以减缓出血部位的血夜流动 。 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敷一块清毒纱布或垫干净的衣物包扎。
11( 3 ) 压迫止血法。当四肢有严重出血时,可压迫肢体的重要动脉 。
4、 搬运伤员: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宜在对重伤员就地检查伤势和初步处理后再搬运。搬运方法根据伤员的伤势情况、伤员的体质和搬运的远近及道路情况而定,主要搬 运方法有:单人背负法、抱持法、扶持法和四人双手椅托法。
居室防盗
1、楼房要安装防盗铁门,老式平房在启锁处安装防撬角铁,“双保险锁”,大杂院及一门多户要安装总锁,有条件的住户要安装报警装置。
2、底层沿街面的窗户要安装铁栅栏,铁栅间距不超过15厘米,并要加固气窗、排气窗。
3、家中现金存放不宜过多,其余可存入银行并记下存折帐号。
4、现金、首饰、存折、有价证券和其他贵重物品,应放置在不宜被外人发现的地方。
5、邻里互相关照,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及时报告当地派出所或打“110”报警。
居民住宅谨防电气火灾
1111近年来,家庭安装使用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多,如空调器、微波炉、影碟机等等,使得家庭中用电的总功率大幅度上升。我国普通居民楼居室的电源导线一般设计为6—10安培,总负荷不宜超过去时1000—1500瓦,当用电总功率超过2000瓦时就存在电线短路起火、电表烧毁的可能。从我市近两年发生的火灾来看,约有一半是由电引起的,最常见的莫过于超负荷电线短路、接触不良等原因引起。那么,居民住宅中如何安全用电呢?人认为关键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 配电盘的布置。配电盘上装有熔断器,在熔断器中以安装有保险丝,当通过保险丝的电流超过允许的安全数值时它就会熔断,因此不能将配电盘布置在堆放有可燃物品的上方,防止炽热的熔珠落后将物品引燃。保险丝的熔断电流通常为额定电流的1.5—2.0倍,对家庭中正常用电时各用电器总功率之和不超过去时1100瓦的选择5安培的保险丝就可以了,当通过它的电流超过7安培时就会自动熔断达到保护的目的。如果选用的保险符合规格但又经常熔断电源线路或用电器具有音量,应及时的查找原因清除隐患,切不可随意更换粗保险丝或干脆用铜、铁丝代替使熔断器起不到保护作用。对单相电度表选择也要参照用电总功率,只要保证用电时通过它的总电流不超过电表自身的额定电流就可以了另外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当家庭中发生人员触电等事故时它可以及时动作并切断电流。
2、 电线的选择。目前很多家庭使用的电源线路大多还是十几年前或更早建房时敷设的,与现代家庭电气化的要求不相适应。首先是电线绝缘层经过十几年使用逐渐松散老化会造成轻微漏电,严重时会造成短路起火,因此要更换电线。还有用电负荷对电线的要示,如果家中电线的安全用电量在于2200瓦(10安培),晚上同时使用电灯、电视、空调等用电器用电量达到达2100瓦,此时再使用一个功率为500瓦的电熨斗电路就超负荷了,如果再使用微波炉就更加危险了。在过负荷情况下使用的电线绝缘层的老化速度会快,如果线芯放出的热量使绝缘层的温度超过
3、合理的布置电线。某户居民信进刚装修过的住宅不久便发生了火灾,后业经变定是在装修时民工将电线直接敷设在墙裙里,电线短路引燃了墙裙。对电线采取明敷时要防止绝缘层受损,通过可燃装饰物表面时要穿轻质阻燃套,有吊项的房间其吊顶内的电线应采用金属管配线。对于需要穿过墙壁的电线为了防止绝缘层破损应将硬塑料管砌于墙内,两端出口伸出墙面约1厘米。
4、 正确的使用家用电器。对于电视机、收录机等家用电器使用完毕后不仅要将其本身开关关闭,同时还应将电源插头拔下。这是因为有不少用电器其电源开关设计在变压器副边,插头未断变压器内部的线圈和绝缘层便会短路或炭化而起火。另外,我国各地电肉电压波动较大,在用电低谷时220伏的电源电压其值高时可达到250伏,对一些电容器被击耐压值不够的电器就会发生因电容被击穿而导致烧毁的现象,为此应在线路中增设稳压装置。
家庭失火应急十要
一、初起火最易扑灭,在消防车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抢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二、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小。牢记“119”火警电话。
三、要先救火,后搬运财物,片刻延误,易成巨灾。失火时,不宜先抢救财物,易被咽呛窒息而死或失去逃生的时机。
四、要沉着冷静,严守秩序,才能在火场中安全撤退。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会造成不应有的惨剧。
五、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将被子单、台布撕成布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六、邻室起火,万勿开门,应跳入窗户阳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否则,热气浓烟,乘虚而入,使人窒息。
七、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注意,呼吸要小而浅。
八、在非上楼不可的情况下,必须屏住呼吸上楼。因为浓烟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font>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3?/font>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0.5米。
九、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也可用房内花瓶、水壶、金鱼缸里的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带婴儿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蒙在他的脸上,一手抱着他,一手着地抓行逃出。
十、逃离前必须先把有火房间的门关紧。特别是在住户多的大楼及旅馆里,采用这一措施,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宝贵时间。
火场逃生要点
1、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能贪恋财物。
2、 楼内失火可向着火层以下疏散,逃生时不要乘普通电梯。
3、必须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侵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逃向远离烟火的太平门和安全出口。
4、如果房内有防毒面罩,逃生时一定要将其戴在头上。
5、 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6、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或阳台,逃向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或将门窗封闭,防止烟火入侵。如果烟味很浓,客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7、 在发生火灾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建筑物内或室内备有救生缓降器,救生滑道及绳索的,要充分利用这些器具逃离火场。
面对火险,如何避难与自救
1111人类总是祈求幸福,诅咒灾难,可残酷的火灾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如何看待火灾,如何力争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自己,争取将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便是人们面临的也是必须思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热点问题。
(一)要有良好的心态
1111在火灾突然发生的异常情况下,多数人会出现惶恐,这是最致命的弱点。而保持冷静的头脑和行动,对防止惨剧的发生则是至关重要的。
11111985年4月19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天鹅饭店发生火灾,当时住在楼内的几位朝鲜客人一看起火,楼道已被烟火封锁,就开窗跳楼,结果不是摔死,就是重伤。而一位日本客人却先用浸湿的被子堵住门,然后将床单撕成条,连接成绳子,顺窗往下坠,终得生还。这说明,对于火灾受难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克服惊慌,保持冷静,用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动。 一旦产生惊慌怎样解除呢?这里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自我暗示法。
1111受灾者可以缓慢地、单调地默默念如下任一词句若干次,直至紧张心理被消除为止: ——我感到很轻松,全身都在放松。 ——不用慌,我会逃出去的。 ——我的感觉很好,我感觉很自然。 ——我感觉很好,十分镇定。
1111在紧张恐慌的心理排除后,遇难者若能临危不乱,运用学到的避难常识和人类的聪明才智,就会化险为夷,把灾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防止烟雾等有毒气体的侵害
1111统计资料表明,发生火灾时,在死亡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被火直接烧死的,而是由于烟气的危害造成的。如:1972年5月日本“干日”百货大楼火灾死亡118人,其中有93人是被烟熏或有害气体中毒而死的;1980年11月在美国米高梅饭店大火中死亡的84人中,有67人是由于烟气中毒而死;
1111火灾烟气的危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1b.烟气的减光性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火灾的施救。烟气中的烟粒子对可见光有完全的遮蔽作用,烟气弥漫时,可见光受到烟粒子的遮蔽而大大减弱,能见度大大降低,并且烟气对人的眼睛有极大的刺激,使人不能睁开眼睛,人在疏散中就影响着行进速度。
111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不完全燃烧产物,当空气中的含量为0.1%时,人一小时后便会感到头痛、作呕、不舒服;当含量达到0.5%时,20—30分钟内人员会死亡;含量为1%时,人员吸气数次后失去知觉,1—2分钟内会即刻死亡。
1111氰化氢:羊毛丝织品及含氮的塑料制品燃烧时会产生这种气体。不同浓度的氰化氢对人体的影响为:当氰化氢浓度为110fpm时,大于l小时人即死亡;当浓度为181ppm时,10分钟人即可死亡;当浓度为280ppm时,人会立即死亡。
1111了解了烟雾等有毒气体的危害性后,一旦遇到起火而被围困后,不管附近有元烟雾都要采取防烟措施。现介绍一种简便的防烟方法——毛巾防烟法。
1111毛巾折叠起来捂住口鼻就会起到很好的防烟作用。人们通常遇到的烟浓度按减光系数计算为10%,若将干毛巾折叠16层,就能使透过毛巾的烟雾浓度减少到1%以下,即烟雾消除率达到90%以上。但考虑实用,一条毛巾折叠8层为宜,这时烟雾消除率可达60%。实验证明,这种情况下,人在充满强烈刺激性烟雾的
1111湿毛巾在消除烟雾和烟雾中刺激性物质方面的效果要比干毛巾好得多,但毛巾过湿会使呼吸阻力增大,造成呼吸困难。因此,在使用湿毛巾时,应将毛巾含水量控制在毛巾本身重量的3倍以下。 使用毛巾捂住口鼻时,一定使过滤烟的面积尽量增大,确实将口鼻捂严,在穿过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阻力增大,也决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一旦拿开就可能立即导致中毒。
1111采取了防烟措施后,就可以迅速抓起身边的轻便灭火器材或采取其他措施灭火,要勇敢不要犹豫不决,错过灭火的最好时机;如果火势较猛或受灾者没有能力灭火时,就一定要把起火房间的门窗关好,迅速向消防队报警并向人们发出求救信号。
(三)火灾时的紧急避难
1111避难是指在受到火势威胁的情况下,采取的自我保护行为。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建筑内的避难间避难;一是受难者自创避难间避难。
1111利用避难间避难:在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建筑物里,一般都在经常使用电梯、楼梯、公共厕所的附近,以及袋形走廊末端设置避难间,发生火灾时,可将短时间内无法疏散到地面的人员,以及在火灾期间不容中断工作的人员,暂时疏散到避难间。
1111创造避难间避难:多数建筑物没设避难问,这种情况下一旦失火,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就要创造条件自设避难间。
11111983年4月17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发生特大火灾,涉及3条街道,有几户人家被大火包围后非但没有人丧生,而且连家具也保存下来了。其中有一户居民住在6层楼上,他们发现大火扑来时,已无法疏散逃生,便机智果断地将阳台上的可燃物全部搬进屋里,同时向阳台上泼水。接着关闭门窗,拿出被褥、毯子、棉衣等用水浸湿后蒙住,再往地上、床上泼水。他们不断地巡视每个窗口,不间断地往上面泼水。这时整幢大楼烈火凶猛,可始终没烧进这户人家,夜半时分,火势渐小,他们向外发出求救信号,终被救了出来。
1111这就告诉我们,在火灾紧急情况下,稳定情绪,斗智斗勇,创造避难小空间显得多么重要。 创造避难间要选择有水源的而又利于同外界联系的房间。如果没有水源,避难间就可能成为受难间,成为热蒸笼。另外,创造避难间最好选择在有电话的房间,以便及时同消防队和外界单位联系,因为避难间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场所,所以在可能逃离的情况下,要抓紧时间迅速疏散逃生。
1111千万不要轻意打开避难间的门窗,楼层火灾,尤其是高层建筑火灾之所以蔓延迅速,都是由于打开了门窗所致。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打开门窗。如果避难间内充满烟雾,无法忍受时,也只有在这时才能打开背火一侧的门窗,排放了烟雾后要立即关闭好。
1111如果大火突破避难间根本就无法避难时,就只剩下最后一条生路——扒住阳台或扒住窗台翻出窗外,以求绝路逢生。哈尔滨市天鹅饭店大火中,有3个房间的旅客无法忍受烟呛,只好手扒着窗台,翻出窗外,脚踩在墙外10厘米宽的凸出部分,一直坚持到消防队来救援才虎口脱险。 (四)发生火灾时的自救逃生
1111自救是在火灾现场被因人员自身免于受害的逃生行为。
1111发生火灾后怎么办?许多人会脱口而出:“逃吧!”怎么逃法?逃向哪里?不少人就不知道了。 唐山林西百货大楼失火后,众多人惊慌失措,但有一位带孩子的妇女却与众不同,她不是随着众人逃上楼顶,而是顶着浓烟爬向楼底,尽管被熏得面孔漆黑,却意外地生还。而在三楼楼梯间,50多人在一起被烧死,柜台内成捆的布匹化为灰烬,却没有一人想起用它来救命逃生。
1111因此,学会和掌握发生火灾时自救逃生的知识与技能,对人们来说尤为重要。自救逃生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利用缓降器自救。缓降器由挂钩(或吊环)、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器等组成,是一种供人靠自重缓慢滑降的安全救生装置,它可以由专用安装器具安装在建筑窗口、阳台或平屋顶等处,营救高层建筑的单个被困人员。常见的有往返式和自救式两种,其救生高度不低于
2.利用救生袋自救。救生袋是一种两端开口,供逃生者从高处进入其内部缓慢滑降的长条形袋状物。被困人员进入袋内后,依靠自身的重量和不同的姿势来控制降落速度,缓慢降落至地面而脱险,其长度也不少于
3.利用自救绳自救。如用专用绳自救最好,若没有绳子,在紧急情况下可灵活使用现场的一些物品代替。如可将百货商店内的布匹、居室内的床单、被罩、窗帘等系在一起作为自救绳来完成自救任务。哈尔滨天鹅饭店中,118号房间的两名旅客就是将房间内的3条床单系好作为自救绳,从11层窗口下滑到10层而脱险。
4.利用建筑物本身的疏散设施进行自救。如室内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救生滑梯、消防电梯等。 5.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自救逃生。在建筑物内无任何设施可用作自救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建筑外的一些自然条件进行自救,如阳台、窗台、屋顶顺水管、避雷针引下线以及任何靠近建筑物的物体(如树木、电线杆等)。 自救逃生时应注意的问题:
1111——不要为穿衣服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没有任何珍宝比生命值钱。
1111——不要向狭窄的角落、空间退避。由于恐惧,受难者往往向狭窄的角落退却,如床下、墙角、桌子底下、衣柜里面等,结果恰恰相反,总是凶多吉少。
1111——不要奔向电梯问。电梯井直通各楼层,是烟雾和热气流通的渠道,在热气的作用下电梯会变形而不能开启c所以,千万不能利用普通电梯逃生。 火灾统计资料表明,高层建筑火灾中不少人是丧命于电梯间的,因为客人们往往对其他通路不熟,即使知道其他疏散路线,由于烟雾弥漫也不易找到,于是仍沿着原来所熟悉的路线走向电梯间。其实,火灾时电梯问烟囱效应极强,烟极易向此处蔓延,伎奔向这里的人送命于此。
1111——不要重返火场。受灾者一旦逃离危险区,就必须留在安全区,如有情况应及时向救助人员反映,千万不能再次返回火场。 1983年哈尔滨市道里区大火,有一户全家5口人为抢救自家财物硬冲上楼去,结果被火焰包围在屋内全部活活烧死。
11111993年7月21日,福建省惠安县螺城综合市场发生特大火灾,死15人,伤17人。大火烧起后,有一家人门前和四周浓烟翻滚,他们逃了出来,却没有顶风冲出去而是跑到地面一户人家中,结果风向一变,两家8口人全被浓烟呛死在屋内。
1111火灾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火灾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人们随时可能成为牺牲品,理智上我们谁都讨厌火灾,也不愿发生火灾,感情上又善待生命,不容悲剧重复上演!生命只有一次,靠谁来保护自己呢?靠社会力量,也更要靠我们每个人自己。在社会车轮飞速运转的今天,流动的机会多了,发财的机会也多了,非法的不安全的行为也多了。
1111不管危险的程度有多大,有备才能无患。而首要的就是要强化人们的防灾意识,使避灾与自救教育不再受冷落。
交通注意事项
挥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 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学生安全知识——骑车安全
(1) 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 不打伞骑车。
(3) 不脱手骑车。
(4) 不骑车带人。
(5) 不骑病车。
(6) 不骑快车。
(7) 不与机动车抢道。
(8) 不平行骑车。
1、 步行安全常识
步行外出时要注意行走在人行道内,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横过马路时须走过街天桥 或地下通道,没有天桥和地下通道的地方应走人行通道;在没划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马路时要注意来往车辆 ,不要斜穿、猛跑;在通过十字路口时,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并遵守交通信号;在设有护栏或隔离墩的道 路上不得横过马路。
2、 骑车安全常识
骑车外出的同学,出行前要先检查一下车辆的铃、闸、锁、牌是否齐全有效,保证没有问题后方可 上路。在道路上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划分车道要靠右边行驶。通过路口时要严守信号,停车不要越 过停车线;不要绕过信号行驶;不要骑车逆行;不扶肩并行;不双手离把骑车;不攀扶其他车辆;不在便道 上骑车。在横穿4条以上机动车道或中途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骑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不要强行猛拐 。
3、乘车安全常识
乘车时要现下后上,排队上车,不要乱拥乱挤以免踩伤或为小偷作案提供条件。车停稳时,才能上下 车,不能抢车、扒车。乘车时不可将头或手伸出窗外,以免受到伤害。乘长途汽车,一定要忍住瞌睡。在睡眠时,若司机急刹车,巨大的惯性可能给你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