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肠道重点传染病
预防干预措施
为指导应用呼吸道、肠道重点传染病预防干预措施,控制或减少呼吸道、肠道重点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 个人卫生
(一)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
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包括手腕、手掌和手指均要充分淋湿。
2、搓:双手擦肥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的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洗20秒。
3、冲: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4、捧:捧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或用擦手纸包着水龙头关闭。
5、擦:用擦手纸或干净毛巾擦干。
整个洗手的过程至少持续30秒才能达到有效的清洁。
(二)注意日常礼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指、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并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三)倡导公众保持健康行为。如充分睡眠、合理营养、锻炼身体等。
(四)保持家庭和公共场所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
二、健康教育
各地应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宣传折页、张贴画、手机短信等方式,加强对甲呼吸道、肠道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及防控措施的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健康教育和宣传的要点包括:
(一)分类就诊措施
宣传轻症呼吸道、肠道重点传染病样病例避免不必要就医和重症患者及时就医的分类就诊措施,以及就诊时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二)普通健康人群行为
1、维持健康行为,保持充足睡眠,保持好的精神心理状态,饮用足够的液体和食用有营养的食物等。
2、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肠道重点传染病样病例,必须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和打喷嚏后要洗手。酒精类洗手液同样有效。
4、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疾病流行地区的居民必须外出时尽可能戴口罩,且应尽可能缩短在人群聚集场所停留的时间。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6、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7、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良好通风状态。
8、如出现呼吸道、肠道重点传染病样症状,尽量减少外出或与他人接触。同时,告知家人与其接触时戴口罩,并尽快电话咨询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生,包括是否需要就诊、在何处就诊、如何就诊等。
27中法制安全处宣
200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