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市教育局就教师办班兼课行为做出规定

[日期:2005-04-14] 来源:办公室  作者: [字体: ]

全国各地狠刹教师在外兼课、办班行为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对教育行业加强师风建设呼声很高,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就群众反映强烈的教师兼职行为做出规定、叫停各类奥班。石家庄市教育局4.4日召开行风建设专题会议,就以上问题做出相关规定,强调所有学校必须严格整顿教师兼课办班行为,下大力气处理顶风违纪教师。裕华区教育局裕教[2005]8号文件做出具体通知,要求任何学校、社会团体、个人不得举办各类文化补习班、补课班、辅导班及各种名义的学科类提高班。经支委会研究我校将于近日完善并公布有关规定,请广大教职员工自查自律。

 

附:部分媒体相关报道

保百姓的“车” 丢个人的“卒”

——辽宁省辽阳市积极推进教育行风建设

制作日期: 2005411 来源: 光明日报

“在职教师不允许办班补课,尤其对‘课上不讲,课后办班’的教师,一经查处,除对教师给予开除公职处分外,还对校长实行责任追究,情节严重的就地免职,并取消学校的一切评优资格”。这是辽宁省辽阳市教育局局长张春雷介绍的狠抓教育行风建设若干规定中响当当的一条。

  2001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在职教师乱补课案件25起,开除公职6人,开除留用13人,撤免校长2人、副校长1人,使得“三乱”(乱补课、乱办班、乱收费)现象在当地基本销声匿迹。

  20022004年,在辽阳市行风评比中,教育系统连续三年全市第一;省政府纠风办每年评5个先进单位,该市教育系统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乱补课、乱收费是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也是教育系统亟待治理的顽症。

  辽阳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姜军说,同搞好经济建设环境一样,教育也需要好的环境。为此,辽阳市从2001年开始,以查处教育“三乱”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纠正教育不正之风的工作力度。

  市政府、市教育局与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学校、任课教师联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规定凡是学校收取费用,均要向社会公示,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教育收费实行“全额上交财政、统一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很好地规避了截留、挪用、私分教育收费和设立“小金库”等行为,对违规违纪者,一经查实,严肃处理,从源头上治理了教育乱收费。

  市教育局设立24小时举报电话,并配备了专门的行风监督车,对“三乱”做到有报立即查、处理不过夜,不给通风报信者和说情者留有时间。

  针对城市中小学“择校热”问题,该市将强校和弱校合并,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鼓励公办高中与民办学校联办扩招;打破部门界限实施调整,统筹配置文化、教育、体育资源,使各级各类学校的硬环境均发生了可喜变化。在辽阳市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薄弱学校的减少使市民的“择校”愿望逐渐淡化。

  在解决“择师热”问题上,市政府强化教师交流制度,变教师“单位人”为“系统人”,运用优惠政策,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继续推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完善考核评聘工作,市直教育系统专任教师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人员比例分别达到15%和12%,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行风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综合表现,教育要让老百姓满意,就要贴近老百姓。在“堵”三乱的同时,为满足部分学生的补课需求,市政府又出台相关政策,允许有补课愿望的在职教师辞职并办理《家庭教师执教证书》、《办学许可证》、《收费许可证》从事有偿家教,鼓励退休教师按教学大纲给学生补课,鼓励各学校组织教师志愿者为学生义务补课。

  副市长姜军说,教育行风的有效治理使百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难怪有人这样说,辽阳市的做法是“保了百姓的‘车’,丢了个人的‘卒’”。

 

加强行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

制作日期: 2005413 来源: 光明日报

四川成都市教育局近日发出《关于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有关规定的通知》,规定在职教师不得为自己所教的学生有偿补课,提倡教师义务为学生进行学习辅导。

  通知要求公办中小学必须与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举办的补习班脱钩,不得将教室出租、出借他人用于中小学生的收费文化补习,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办各种实验班 、兴趣班、特长班为由收费。家住成都市新光路的市民王慧芹说:“很高兴教育局能出台这么具体的措施。过去帮孩子请家教,无论是校内的老师还是从外面请的老师,都不好意思不给钱。如果老师能义务为孩子进行课外辅导,不仅能节约家长的经济开支,还能更多地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喜爱。”

 

 

武汉在职教师禁止有偿家教,情节严重的将被解聘

新华社武汉4-1 鉴于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败坏了教师声誉、损害了教育形象,必须下猛药整治。为此,武汉市教育局日前出台《关于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暂行规定》。从25日起,进行有偿家教或给他人介绍家教生源的在职中小学教师,情节严重的将被解聘。

规定指出,老师必须履行课后辅导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得推托敷衍,不准借课后辅导之名收取额外费用;如首次发现违反此规定,这个教师年度考核为不合格;情节严重,影响极坏的,由所在单位予以解聘或由行政部门直接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而且,规定要求将“不得从事有偿家教、不得暗示或强制学生接受有偿家教”作为一项条件明确写进教师聘用合同

 

 

两会传声:禁止在职中学教师办有偿辅导班

2005-01-29 21:55:43 青岛日报

两会期间就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呼声很高,许多委员认为:目前有许多在职中学教师业余时间开办有偿辅导班,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在校教学。开办有偿辅导班占用了教师过多的业余时间,导致备课时间减少,而且有些老师正常的校内辅导不认真。这种现象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思想工作,并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对敬业爱岗、成绩突出者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另外应该制定有关规定,禁止在职中学教师利用校外时间开办与自己正常教学内容相关的有偿辅导班,并规定相关处罚力度。

 

 

在职教师不得有偿补课

新华社成都4月12日电 四川成都市教育局近日发出《关于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有关规定的通知》,规定在职教师不得为自己所教的学生有偿补课,提倡教师义务为学生进行学习辅导。 

 通知要求公办中小学必须与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举办的补习班脱钩,不得将教室出租、出借他人用于中小学生的收费文化补习,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办各种实验班、兴趣班、特长班为由收费。家住成都市新光路的市民王慧芹说:“很高兴教育局能出台这么具体的措施。过去帮孩子请家教,无论是校内的老师还是从外面请的老师,都不好意思不给钱。如果老师能义务为孩子进行课外辅导,不仅能节约家长的经济开支,还能更多地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喜爱。”

  成都市教育局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除初三年级按规定安排考前补习外,其他年级一律不得利用课余、晚上和节假日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违反上述通知精神的学校、校长、教师将受到严肃处理,甚至可以取消责任人的教师资格。

  通知同时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以成绩差或行为习惯不好为由,要求学生留级或转学。转学必须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否则将视为学生在该校流失。学校接受学生在本校就读必须接受其学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符合招生报考条件的学生参加由所在学校组织的升学报名。制作日期: 2005412 来源: 新华社

 

 

各地纷纷叫停中小学奥数班和奥赛

据新华社北京43日电 当前中小学“奥数班”过于火热,并且日趋功利化和低龄化,已对全面提升素质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抨击。为此,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江苏等地纷纷出台有关规定或采取措施,禁止举办收费的“奥数班”和叫停奥赛。

  北京市教委不久前召开关于规范学校补课 、招生和收费工作的紧急会议,要求全面叫停中小学各类收费辅导班。

  广东省教育厅2004年底就下发通知,就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行了规范,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和转学一律不得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或变相考试、测试,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比赛、竞赛(包括奥数竞赛)成绩作为入学和转学的依据。

  最近,河北省全面叫停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奥赛”及知识类竞赛活动,暂停举办各类重点班、特长班和“奥赛班”等特殊配置的班级。凡借“奥班”或“奥赛训练班”名义收费的,被视为乱收费。

  而据《浙江日报》报道,浙江省即将出台的有关减轻学生负担的文件中也明确规定:停止举办小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小学阶段是一个还需要让孩子玩的阶段,中国当前的课程设置还是偏重于文化课,小学生文化课的任务已经够重了,不能再用知识竞赛之类的项目去加重小学生的负担。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市教育局作出规定,严令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各种有偿奥数补习班全面停办。经举报查实的违规学校,教育部门将对其坚决制止。教育部门要求,任何由学校或学校教师组织召集在校内开展的有偿奥数补课班,或是由学校教师带领任课学校学生统一到校园外租场地办的有偿奥数补课班都要坚决禁止,更不允许学校组织学生统一购买奥数教材。

  针对社会上的各种奥数补习班,教育部门人士称,国家尚无禁止社会力量举办奥数班的相关规定,目前还不能做出不准举办奥数班、奥数学校的规定。今后,教育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奥数班的规范管理。

与以上各地的“严厉”规定相比,江苏省对待“奥数”的态度则要“温和”得多。江苏省教育厅规定:今年全省范围内未经批准不得组织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

 

新华社太原4月3日电 2005年山西省12个国家及省级课改实验区高中录取时,获得奥赛等学科竞赛奖项的学生不再享受加分照顾。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表示,此举旨在减少奥赛负面效应,因为近年来奥数班及各类竞赛层出不穷,学校教学和学生身心受到严重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也痛恨不已,正逐步予以取缔。

  提及奥数班,张卓玉表示,奥林匹克竞赛作为国际赛事,本为选拔并培养对数学、物理等学科有兴趣和特长的特殊人才,但在我国衍生了大量参差不齐的“奥数班”和竞赛,演变为对学生无选择的强制训练、很多校长的政绩体现以及部分商家和个人的牟利手段,不能不令人忧虑。他历数了“奥数班”三大“罪状”。

  “罪状”一:奥赛及奥数班的商业因素过于浓厚。目前社会上大量的奥数班及竞赛,多数是为谋取经济利益的商业行为,一搞竞赛就组织收费。很多学校老师就积极准备奥赛辅导,也赚这个钱。这对我们整个教育领域及学科研究领域应有的风气和氛围,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加上多数家长对奥数并不了解,不管孩子是否对奥数有兴趣,就一味跟风似的把孩子送到奥数班。

  “罪状”二:导致校长不正确的政绩观,扰乱数学等学科正常教学。张卓玉说,由于奥数竞赛中过多的商业行为介入,导致校长形成了不正确的政绩观。很多校长把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获奖作为自己的政绩,一味向学生灌输数学、物理等个别学科的技巧性,对数学及其他学科的正常教学带来很大影响。事实上,国外也有奥林匹克竞赛,但是有这方面特长和兴趣者,明天考试、今天报名就行。我们的学校却是从一年级开始,就安排了许多培训试验,搞各种竞赛。学生不是为了培养数学思维习惯,而完全为了竞标,为了取得竞赛成绩。

  “罪状”三:强训练扼杀了孩子兴趣。许多学生靠奥赛获奖保送上了大学,却拒绝选择数学或物理学科,而选了其他专业。学生已经厌倦、恐惧数学,强训练就导致了这样的恶果。由此可见,奥数班之类大量高强度的技能训练,导致学生初中阶段、尤其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和负担大大超重,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等学科的感情。义务教育阶段应掌握的基本数学知识,但奥数班的存在却让学生偏科,侧重技巧性学习。

张卓玉认为,奥林匹克竞赛本为强化数学思维、思想、精神的教育,数学技能方面的训练,这种东西不能没有,但分量不能过重,要有个“度”。一般的教学过程中,不妨加点数学技能的训练,拿点奥数题试试,但如让学生过多地投入这种训练,则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国际赛事,作为培养特殊人才的形式,学生确实有兴趣,学校确实有条件,我们并不绝对反对参赛,但不允许社会上搞,更不允许商业行为介入。

 

 

吃撑了——奥数的成本和效益

2005411 来源: 光明日报

 

全国各地的奥校都被叫停了。我的孩子也在奥校学习。记得三个星期前,奥校通知停课的那个休息日,奥校门口,平日里互不搭话的家长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溢于言表的欣慰与兴奋中,分明又透着些许的焦虑和担心。我浏览媒体,从数学大师到学生家长,尽是对奥数的口诛笔伐。唉,人们又恨又怕的奥数呵……

其实,仔细想想,奥数何罪?不就是弯弯绕复又绕弯弯嘛!对于那些有数学天分的孩子,这些弯弯绕和绕弯弯正是其兴趣所在,他们就是要在其中绕出个名堂来。问题在于,极少数孩子的兴趣,被一些“肉食者”谋划定夺成了孩子们获取某些紧缺教育资源的竞争性标准。于是,推波助澜的教研机构便把这种兴趣“栽培”到更多孩子的身上,而看出门道的家长们则矢志要把这种兴趣“移植”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就这样,个别人的偏好,被导向放大成了所有人的偏好,由此造成了奥数消费市场的畸形繁荣。然而,即使这样,也仍然怪不着奥数本身。正像一个吃撑了的人,不论其怎样难受,都怨不得其吃进去的食物一样。

  吃撑了,怪谁?很难想象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日常的食品消费中,会用一种食物把自己撑得肚歪。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来自非理性的市场环境,源自不合理的激励措施和竞争标准。“睡不着觉赖不着枕头”的道理,人人都清楚。但是,当睡不着觉的人看见睡得着觉的人三叩九拜地感谢枕头时,睡不着觉的人由此而生的非理性行为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这就是说,如果市场上的非理性的激励措施和竞争标准不改变,人们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也就不会改变。因此,对奥校一刀切或切一刀,利落是利落,痛快是痛快,可是如果小学生的奥数成绩仍然可以被用作择校的敲门砖,那么,对奥数的市场需求就会成为“地下”奥校生存的依据。

  如果从学奥数的成本与效益分析,相信许多人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学奥数。以我的小孩为例,他每个学期(11次课、每次两节课)的奥数学费是200多元,加上教材、练习册和两次复习课(另交)的费用,总共大概300元人民币,与北京其他奥校每学期动辄近千元、甚至过千元(语文、英语课“搭车”)的费用相比,应该算是便宜的了。但是,实际上,这远不是学习奥数的学生及其家庭所付出学习成本的全部。我们知道,一个人学会某种知识所花费的成本,除了学费以外,更大部分是为了得到这些知识而付出的机会成本,也就是为了学习这些知识而舍弃的进行其他活动的收益。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为学习奥数所付出的最大一部分机会成本,就是他们黄金般的童年时代。从小学三年级(有的地方已经提前到了一年级)起到六年级终,学奥数学生的几乎所有休息日的大部分都被占用了。这些学生,他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或有长进,但是,他们少了在家庭中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少了对人情事理的耳濡目染,少了对其他事物发生兴趣的时间与机缘……这种素质乃至人格方面的欠缺,绝不是像“补”奥数一样,花点时间就可以“补”回来的。

  学奥数的成本如此,效益又如何?其实,即使是对奥数有兴趣的孩子,像现在这样急功近利的学习方法也会坏了他们的兴趣,败了他们的胃口,从而难以将其塑造成才。看看那些曾经的奥数尖子的今天吧:浙江大学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刘克峰说:“在哈佛、麻省等名校,我见过多位得过‘奥数’金奖的中国留学生,其中成功者寥寥,他们的主要问题是研究能力差。”再来听听数学大师丘成桐是怎么说:“数学是做研究,奥数是做题目。获得奥数金奖只能证明考试的能力,而不代表研究的能力。我自己教过好几个得过奥数金奖的中国留学生,这些学生的学问太狭窄,考试有能力,思考没能力,甚至都不能毕业。”

  成本如此,效益如此。这倒让我想起了一句美国谚语,套用如下作为本文的结束:你想让你的孩子出类拔萃吗?送他去学奥数;你想让你的孩子庸碌无为吗?送他去学奥数。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薰衣草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8)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8 楼
* ppr 发表于 2008/9/21 9:41:16
其实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应当说是见怪不怪
第 7 楼
* 张红 发表于 2008/5/29 21:03:47
要是教师带的是其他学校的孩子有情可原,可是最可恶的是,有些败类,竟然带自己的学生,我不知道他们在课堂上是不是应该把教育做到位,还是故意不好好教,而在课下捞一把,现在有的老师办班,收自己的学生,我们是敢怒不敢言,这个问题,我们家长迟早要反映到裕华区教育局的。
第 6 楼
* 苯苯 发表于 2007/12/24 22:55:31
愿打愿挨
第 5 楼
* 陈使馆 发表于 2006/12/26 23:41:47
公民有休息的权利,八小时之外只要教师不违法,我认为适当的作点兼职并不过分,难道八小时之外的自由也被剥夺了吗?
第 4 楼
* 发表于 2005/9/23 8:11:42
干不干都吃饭,劳不劳一马勺。只会让有积极性,有能力的人,消极,失望。只会让那些安于现状的混事魔王兴高采烈的惹事!!!
热门评论
* 张红 发表于 2008/5/29 21:03:47
要是教师带的是其他学校的孩子有情可原,可是最可恶的是,有些败类,竟然带自己的学生,我不知道他们在课堂上是不是应该把教育做到位,还是故意不好好教,而在课下捞一把,现在有的老师办班,收自己的学生,我们是敢怒不敢言,这个问题,我们家长迟早要反映到裕华区教育局的。
* ppr 发表于 2008/9/21 9:41:16
其实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应当说是见怪不怪
* 苯苯 发表于 2007/12/24 22:55:31
愿打愿挨
* 陈使馆 发表于 2006/12/26 23:41:47
公民有休息的权利,八小时之外只要教师不违法,我认为适当的作点兼职并不过分,难道八小时之外的自由也被剥夺了吗?
* 发表于 2005/9/23 8:11:42
干不干都吃饭,劳不劳一马勺。只会让有积极性,有能力的人,消极,失望。只会让那些安于现状的混事魔王兴高采烈的惹事!!!
* 发表于 2005/9/6 11:00:26
如果学校能给那些有能力且精力过剩的老师提供一些发挥特长的机会,我想是否可以减少老师课外办班的机会。
* 鄙视 发表于 2005/8/17 21:32:33
没有哪个职业比教师办班更合适。
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自己孩子比人差。
存在即合理,站着说话不腰痛。
* 绿豆 发表于 2005/6/3 14:06:21
有谁能为普通老师想想,说句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