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前常见心理问题应对
2016/3/25 9:05:15
心理问题指导之一:如何缓解学业焦虑?
高三学生学业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如有的学生说我害怕考试怎麽办?有的说我厌恶学习怎麽办?)
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市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学生渴望自我实现(期望的)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
只有减轻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
(1)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
(2)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为所当为。
(3)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对策和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的弱课比如英语,提前几天就患得患失,反复强化这种情绪,等到了考场肯定要紧张。
(4)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象你所焦虑的事件可能的最坏结果。(北大的毕业生武晓峰回家,没上过大学的也能做出另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下刚职工当起老板)你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生命中不仅有多愁的秋天,更有明媚的春天”。也许你没那么糟糕,也许你有能力直面失败。当一切还是不定数时,想也是白搭。该放下时就放下,何不去享受一下夏天的微风?当你为错过星星而担心时,你又将错过太阳。
心理问题指导之二:正确看待信息问题
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理念)。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卑也可成为一个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我的语文成绩象我的数学成绩该多好!”就算我们对儿童进行特殊的训练使他们语言能力明显提高,他们的其他智力仍没有甚麽变化。
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则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在遭遇挫折时,建议同学们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2、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
3、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
4、不妨制定阶段性目标。
5、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6、增强自信心。一定要确立绝对的自信心,每天都对自己说一句话——我一定行,我一定能成功。 有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你就会发现整个人都会充满斗志,思维会变得敏捷。
7、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心理问题指导之三“如何改善人际沟通?
有许多学生因在生活、学习中存在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沟通困难而感到苦恼,究其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彼此立场、观点的差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不妨学会“换位思维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毕竟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
当然,最好还要有一些沟通的技巧,它会进一步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心理问题指导之四:正确理解应试与备考
社会呼唤素质教育,学生呼唤素质教育。一些高三学生认为目前很多学校“应试教育”严重,因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有逆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石家庄市27中学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