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马蹄莲的克隆
2004/4/29 15:10:31


初二(4)班  王玺  剧慧静  李凌光
指导教师:苏丽丽 张华 唐占兴

一、选题目的:
2000年10月12日,我们花卉科研小组的同学在石家庄市花卉园参观时看到了一种名叫“彩色马蹄莲”的花卉,其艳丽的花色令我们惊诧万分。从河北师大生物系了解到: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属天南星科,马蹄莲属植物,其花型为肉穗型花序,包于红黄粉红桔红橙黄或红黄色佛焰苞内,多数彩色马蹄莲的绿叶带月白色斑点或条纹,可作为有较好观赏价值的配叶材料,由于花叶皆佳,在国内外市场流行,是名贵的观赏花卉和切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但传统的彩色马蹄莲分割块茎繁殖法,繁殖速度较慢、繁殖系数较低。我想能不能利用生物课上学习的细胞的全能性原理,高效、快速繁殖这种名贵花卉,使它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在老师和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沈教授的帮助下,从花卉园买回由北京引进的4个彩色马蹄莲品种开展了组织培养研究实验。
二、实施过程:
1.配置培养基:
原料:
以MS为基本培养基:
糖:3%
琼脂:0.7%
添加剂(mg/L)诱导培养基:BA2+NAA0.1和BA1+NAA0.1
增殖培养基:BA0.5+NAA0.5 和BA0.2+NAA0.2                     
生根培养基:IAA0.2+NAA0.3 NAA0.5和NAA0.1
        步骤:
用蒸馏水固定  加热到1000C至琼脂完全溶解  用NaOH调节PH值至5.8  分装(20毫升/瓶)  高压蒸汽灭菌1210C 20分钟   培养基放置2-3天,若无污染,即可使用。
(在外温度260C左右,每天光照10-12小时下培养。)
2.选取外殖体:
将彩色马蹄莲块茎刷洗干净,刮去芽表褐色皮层,挖取0.5cm2左右的生长芽或芽眼放入洗衣粉水中充分漂洗,然后在0.1%的HgCl2中浸泡消毒15-20分钟,切取四周少许组织放入2%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5-20分钟,转入1%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5-20分钟,无菌水中漂洗三次,除去残留消毒液,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中。
三、结果与分析:
1 外殖体灭菌的最佳方法:
             表1:芽眼在不同灭菌时间的萌发率和成芽率   
 
芽眼总数 
萌发个数 
成芽个数 
污染个数 
萌发率 
成芽率 
污染率 
15分 
36 

14 
15 
16.7% 
38.9% 
41.7% 
18分 
36 

16 
11 
22.2% 
44.5% 
30.6% 
20分 
36 
10 
17 

27.8% 
47.2% 
25%
芽眼在各种消毒液中分别灭菌15、18、20分钟表明,灭菌时间短,污染严重,萌芽率和成芽率低,随着灭菌时间的增加,污染减少,但死芽增多,以18—20分钟的效果较好,成芽率可达45%-47%,污染率较高,可能是由于材料来自于土,其体内微生物含量高所引起。
2芽眼的诱导与增殖:
将接种于BA1+NAA0.1培养基上的部分单芽切去叶片为对照,部分分切成两半,分别接种于诱导培养基BA2+NAA0.1和BA1+NAA0.1。诱导培养表明(表2)培养基BA2+NAA0.1较BA1+NAA0.1产生的丛芽多,说明高浓度的BA较低浓度的BA易诱导丛芽及愈伤组织产生,单芽对半切较不切的更易诱导出从芽及愈伤组织。继续培养60天后,大部分芽块基部形成致密具绿色芽点的愈伤组织块,并有大量不定小芽长出,较大的不定芽高达2厘,在诱导培养基BA1+NAA0.1中形成的不定芽有根的分化,诱导培养基BA2+NAA0.1则无。芽眼萌发的原生芽与愈伤组织分化的不定芽植株无明显差异。 
BA浓度对单芽的诱导   
处理 
培养基 
芽块数 
30天分化从芽数 
60天分化从芽数 
单芽切半 
BA2+NAA0.1 
20 
10 
20 
单芽不切 
BA2+NAA0.1 
20 

16 
单芽切半 
BA1+NAA0.1 
20 

16 
单芽不切 
BA1+NAA0.1 
20 

10

3激素浓度对马蹄莲增殖的影响
诱导的从芽和带绿色芽点的愈伤组织块在诱导培养积极增殖培养基,继代增殖表明(表2)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石家庄市27中学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