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高考作文“评卷”
2005/9/29 7:43:00
高考作文,历来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2004年全国第一次大规模分省命题,高考作文试题形式多样,地域特色浓郁。从“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包容”“忙”“人文素养与发展”,到“材与非材”“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买镜”等等,作文试题的“开放性”进一步扩大,为善于思考、富于创造的考生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理想的作文试题具有较强的激发功能
从2001年、2002年对“诚信”与“道德”的期盼,到2003年、2004年对“情感”与“自我”的思考,作文命题愈来愈贴近社会生活。试题似乎年年在变,许多考生和教师不禁要问:什么样的作文试题是真正理想试题?今后高考作文试题的命题趋势应该如何把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曹阳认为,理想的高考作文试题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有较强的激发功能。所谓激发功能,是指让考生看到题目时,产生一种写作欲望,觉得自己有话可说,不吐不快,甚至有一种展示自己才华的激情。具有较强的激发功能,题目必须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题意容易产生联想或想象。第二,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写作空间广阔有“边”。“广阔”,指写作的范围大;“有边”,指有一定的限制,难以宿构套写,不能“题目之大,难以跑题”。如果写作空间不大,那么尖子人才很难施展才华,脱颖而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公平;如果不“难以宿构套写”,那么任意搬来一篇别的题目的文章,你也不能说他跑题,或者考前碰巧练过与考题相同题目的考生照搬自己或别人的原文,这就与没练过此题的考生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是一种不公平。第三,有引导功能,对今后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例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文修养,重视文化积淀等等。
今后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如何?这是人们年年热衷议论的话题。曹阳说,试题是在不断创新的,尤其是不少省市独立命题以来,都在不断追求自己的特色。
“不断创新”不能总是在否定自己,只讲突破而不讲沿承。若说近期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是什么?一句话,继续坚持“开放性”作文题目,为考生发挥创造性提供广阔天地。知道这一点,不是要取巧,而是要针对这种开放性作文试题进行训练。
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针对考生关心的这一问题,曹阳分析说,高考作文评卷有《作文评分标准》可循。简要地说,好的作文应该具备以下三点:第一,切合题目;第二,内容充实;第三,表达得体。“注意审题”年年反复强调,学生们往往认为是老生常谈。其实,年年高考阅卷都会发现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审题训练不能停留在告诫上,而要进行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奏效。
“要做到‘内容充实’其实很不容易。”曹阳说,首先要面对的是“写什么”,也就是选材的问题。选材范围不能太窄,不能太陈旧,否则怎么写也让人望而生厌。然后是“怎样写”的问题,有的记叙文“以梗概代替描述”,当然内容不充实。有的考生一味追求“编故事”的本事,不注意表达真情实感,结果作文让人一看就是“为赋新诗强说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选写议论文的考生,说理能力普遍不强。本来高中阶段应该把提高说理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结果考生作文真正属于“分析问题”的并不多。当然抒情散文或哲理散文没什么不好,但是学生不善于理性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这可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大问题。
考生审题能力偏差,作文佳作不如去年多
为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2004年教育部将高考分省命题的范围从上海、北京扩大到11个省市,浙江省也列入了自行编制高考试卷的行列。作为首次自主命题的省市之一,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考生的答卷情况亦成为社会的关注点。
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是由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引起的:“某省公众的人文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石家庄市27中学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