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学习《同甘苦才能共命运》有感

[日期:2014-03-01] 来源:  作者: [字体: ]
学习《同甘苦才能共命运》有感 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 马可 《同甘苦才能共命运》生动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的胜利之本。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对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三个“必然要求”所言,是我党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永远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强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信念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我们要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这一时代最强音。 作为河北省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曾以团员、党员,教师等多重身份多次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每次都是心潮澎湃,对自己身心进行一次洗礼。今天,我又学习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坚持群众路线纪实”这篇文章,开国领袖们那谦和、朴素、坚毅、果敢,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光辉形象又历历在目。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只见公仆不见官”, 这恐怕是每一个参观过西柏坡的人的强烈感受。我们的领袖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是那样的低,对自己工作和学习的要求又是那样的高。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央机关的同志们吃穿住用,是那么普通,几乎和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毛泽东的衣裤件件有补丁。不经他同意,谁都不能给他领新衣服。毛衣毛裤穿破了,上边有了大窟窿,让工作人员给补补接着穿。他的一件睡衣,曾经补了73次,穿了20多年。 走进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周恩来同志旧居,办公桌上放着的一个旧茶缸常常引起参观者的注意:一个粗瓷小碟子盖在茶缸上,就算缸盖儿了。原来,茶缸盖儿掉在地上被车轧坏了,卫士长成元功到供给处领了一个新的带盖儿茶缸给他换上。周恩来发现后,却让他退回去,将旧茶缸又拿了回来,从书架上拿下一个粗瓷小碟子,往茶缸上一盖,说:“这不正合适吗?” 西柏坡中央大院本来就不大,中央领导们的住房也都很简陋。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西柏坡一下多出那么多人,住房便成了问题。为了安顿从东北来的王稼祥和朱仲丽夫妇,朱德和康克清主动与他们做了“团结户”,把自己的床让给他们,自己打地铺,中间只拉了一条布帘。 然而,就是在这样“寒酸”的农村指挥所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0个月,党领导解放区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指挥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擘画了新中国的蓝图。在即将取得解放战争全面胜利之际,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全心全意为群众,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中间。 西柏坡时期,废寝忘食、宵衣旰食的中共领袖们,仍然牵挂着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毛主席号召帮助群众,抢秋夺夏,夏天帮助割麦,秋天帮助收稻。毛泽东号召中央机关进行“节约粮食”运动,让工作人员把节约下来的三百多斤粮食在春节前送给西柏坡村生活困难的村民。看见当地农民种稻子不育秧产量低,他专门给群众讲要先育秧再插秧;播种的时节,朱德曾经帮助当地百姓拉耧。收获的时节,见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独自吃力地在地里割谷子,朱德二话没说,挽起袖子,向老婆婆要过镰刀,便“刷刷刷”割下去…… 中共中央领导还严格要求机关干部,绝不容许损害群众利益,哪怕一丝一毫也不行。当警卫战士为保持院落清洁,打算拆掉院里的石磨和猪圈时,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中国革命的形势发展很快,我们不会在这里住多久,这些东西都不要拆掉,将来群众还要用的。全国土地会议参会代表的马啃了老乡的树皮,刘少奇亲自派人核实,要照价赔偿。群众过意不去,工作人员就买来树苗,帮群众补栽,后来,那里成了一片翠绿的小树林。周恩来所住的院子里的梨树上结了几个梨,秋天梨成熟后,他让工作人员摘下给房东送去。房东一家说什么也不要,工作人员只好给老乡一些钱,算是把梨买了下来。 党的领袖们,当年为什么这样关爱群众、尊重群众?因为他们深知,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党最大的优势就是植根群众,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在西柏坡,毛泽东曾不止一次提到李自成。其用意就在于提醒广大干部,不要骄奢淫逸、丧失斗志、脱离群众。 毛主席和周总理在进京的那天有一段对话传诵至今: 毛主席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嘛,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总理说:“我们应当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指出,“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 同甘苦才能共命运。让我们“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大力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新的起点上迎接新的“赶考”。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要以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榜样,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广大教师服务,积极拓展知识面,虚心请教,团结协作,为建设一流学校贡献力量。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安倪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