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手机短信语言

[日期:2006-04-27] 来源:教学处  作者:bluemoon [字体: ]

摘要:手机短信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态,不能简单用好坏来形容它,我们只有在客观认识它的基础上才能好好的运用它,本文就是通过对手机短信语言的介绍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从而更好的运用它。

关键词:手机短信语言 特色 利弊

提起时尚、流行等字眼就不得不想到去年夏天最为火爆的“超级女生”,虽然本人对这个节目不是很喜欢,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节目是很成功的。其第一名李宇春更是获得了300多万票的支持率,在这里面手机短信是功不可没的,它很完整的体现了这个时代短信的作用以及魅力。手机短信正是因交际的各种需要应运而生的,它是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

据统计:我国至少有6000万人使用手机短信业务,而且每年还在继续增长。手机短信是一种网络传播,被称为“第五媒体”,虽然还不能向网络语言那样受众广泛,但是它在人际传播发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手机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沟通联系的重要载体,手机短信所引发的手机文学也被很多人看重,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从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的全球短信大赛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手机文学的喜爱。据悉“第三届e拇指手机文学原创争霸赛”即将开赛。

手机短信火气来,和它的语言特色是分不开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篇幅短小,形式上精练。在有限的字数内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不同于我们以往的传统文学形式。在物质社会里,人们的工作节奏在不停的加快,用一个短信息就能传达给朋友我们的祝福,短信在感情联系上功不可没。特别是在非常时期这种无声的问候更显得珍贵。比如sars版的《虞美人》:“萨斯病毒何时了,患者知多少。小楼昨夜又被封,京城不堪回首月明中。粮油蛋菜应犹在,知识不好买。问君能有几多愁,最怕当成嫌疑被扣留。”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又把自己的个性突出来了。

第二:它可以“说”出你平时不敢“说”出的话 ,最显著的就是那种以赞扬开头“骂人”结束的短信。骂的多的有猪啊狗啊饭桶啊等等,用的方式各不相同,比如“把你的一寸照片给我两张好吗?一定要拍的特清晰的那种。不是永久的纪念,我要把他贴在袜子上,那样别人就会以为我穿的是鳄鱼牌的。” 语言活泼,留下悬念能令观看者捧腹大笑,不仅带给别人好的心情,也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增强了友谊;还有一种就是小伙子在想向女友表达爱意的时候,见面不好意思,打电话也说不出口,手机短信在此时就可以帮大忙了,既可以避免尴尬,也可以探的对方心意。表达歉意也上如此。

第三:“动动大拇指 当当大作家”,随着手机文学的兴起,有部分人正在尝试着写一些手机文学作品,在这个公正的平台上,任何一个拥有手机的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展现自己。于是一些吸引人的信息就脱颖而出。在这个里面就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手机短信的人文性。有温情的、充满了人情味:“雨滴会变成咖啡,种子会开出玫瑰。旅行是一种约会,离别是体会寂寞的滋味。不是没人陪只怪咖啡喝不醉。路一走就累,雨一碰就碎。只有你依然完美”;有搞笑、活泼质朴的:“6对9说,走就走呗,还练什么倒立!0对8说,胖就胖呗,还系什么腰带!7对2说,甭跪了,再跪人家也不嫁给你!1对4说,呦,几天没见,隆胸了?”;短信语言除了文字、字母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就是用符号,比如: “希望你每天开怀的笑(□O□),温柔的睡(—=—),天真的发呆(+•+),放心的买醉(#•#)。天天好心情。”用几个简单的符号形象的刻画了人的几种脸部表情;还有抒情的、评论的……

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很经济实惠。发一条信息只有一毛,比起其他的联系方式是很方便的、又省钱;同时还省力,表达一下关心往往只要转发一条信息,对方就能感受到你的祝福;而且有的话发信息说比较的合适,好长时间没有联系的朋友,双方都快淡忘了,联系的时候发信息就显得比较的合理,既不显得唐突,又能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

此外,发信息还能够体现情趣。现在好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学生,喜欢发信息甚过于打电话,他们发信息大部分是聊天的,作为事务性联系功能不强。一件事情用几十条信息去说明,而不去打一个电话。他们把发信息看作是一种乐趣,

有时看的不是信息内容,看中的是过程的享受。在这个经济和信息发展迅速的社会,这样一种新生事物很能带给人们生活的新鲜感。

上面说的是一些手机短信的优点,好的信息能够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现在已经在好多方面都有运用,最多的就是电视台、电台的互动节目利用手机信息赢得收视率和得到反馈信息。

但是有人担心手机信息的品味不高,是很肤浅的文字游戏,会影响学生的思维,特别是一些在网络上流行的不好的东西很快就在手机中传开来,比如:错字、别字、一些网络用语(现在很流行的“偶、郁闷……”);手机还经常会收到一些淫秽、低俗的黄色信息,缺少鉴别能力的人就很容易上当;有人利用手机信息做一些非法的勾当,散布反动的言论、利用非法网站骗取受众的钱财;有人将经典的电影或名著对白改造的完全走味了,将中国传统的猜字谜和对联等精粹进行乱加工……

而且现在手机转发太方便,省时省力,有时疯狂的甚至能一连收到好几条一样的信息,这样的祝福看起来很不真诚,象是敷衍,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不如不转发信息;况且在有急事的时候,发信息只会令事情更乱,说不清楚。所以对手机语言的语言的合理使用,要看实际情况而定,发挥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保留有意的成分,驱除糟粕。
任何一个事物存在都会有它的双重性,凡是有利必有弊,手机短信也象网络语言一样是把双刃剑,我们不能因为因噎废食,关键是怎样趋利弊害,比如在转发信息的时候只要我们稍微合理的改动一下,就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虽然不是原创,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如果是原创就更好了,这样的含金量更高,效果更好。

总之,手机语言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与网络语言一样,总是在变化之中,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它的存在和发展正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态:轻松和娱乐,需要的是精神的放松,心灵的慰藉。

【参考书目:语言宣言——我们关于语言的认识 赵俐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bluemoo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 楼
* 马哲 发表于 2008/12/20 14:14:02
很好
热门评论
* 马哲 发表于 2008/12/20 14:14:02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