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百家讲坛》说鲁迅被“咬嚼”

[日期:2008-03-01] 来源:中国语言文字网  作者: [字体: ]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 孙丽萍2月28日报道:上海《咬文嚼字》杂志社28日再次对《百家讲坛》开"咬"。孔庆东主讲的《正说鲁迅》及出版物又被指出8处语言、文学知识差错。

    专家指出,孔庆东讲鲁迅,却把鲁迅笔下的两个著名文学人物"阿Q"和"祥林嫂"的命运弄错了。

    文字监督员杨光发现,孔庆东《正说鲁迅》节目及相关出版物中说,阿Q被假洋鬼子勾结官府,送上法场;而祥林嫂"被强行卖给整天喝酒的贺老六",导致凄惨结局。

    这样的介绍与鲁迅的小说不符。阿Q被捕送命,是因为未庄的赵太爷家被抢,随后赵秀才上城报案,揭发阿Q曾帮盗贼望过风。

    《祝福》是鲁迅小说中的精品,祥林嫂的凄凉惨死,常常让读者掩卷长叹。不过,查阅《祝福》全文,提及贺老六只有"有力气、会做活"。贺老六不是酒鬼,祥林嫂嫁给他原本不错,只可惜此人"年纪青青,就断送在伤寒上",让祥林嫂再次陷入不幸。

    第三个错误是:鲁迅一生写了多少字?孔庆东在《百家讲坛》上给出了两个说法。一次说鲁迅"留下的作品字数并不多,写了大约200万字左右"。第二次说,"在鲁迅一生600多万字的书稿中,译作占到一半"。

    为此,《咬文嚼字》杂志特别做了一番统计。鲁迅著有短篇小说集、历史小说集、散文诗集、回忆散文集、杂文集,共约200万字;书信、日记和学术著作,约100万字;译著300多万字。因此,说鲁迅一生写作600多万字,更为准确。

    杨光还指出,孔庆东在《百家讲坛》上讲述鲁迅生平,引用鲁迅《自嘲》诗,"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犯了一个流弊甚广的错误。

    鲁迅作于1932年的七律诗《自嘲》,影响很大,原诗为:"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尽管"冬夏与春秋"、"春夏与秋冬"的意思一样,鲁迅为什么不用后者而用前者呢?这是因为"头""流""牛""秋"属于同一个韵部(十一尤),"冬夏与春秋"正好押韵。如果改为"春夏与秋冬",这首诗就不押韵了。杨光指出,引文应尊重原文,这是一条原则。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bigbird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