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强化“赶考”意识 弘扬西柏坡精神

[日期:2014-03-30] 来源:  作者: [字体: ]
强化“赶考”意识 弘扬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来电〉之进京赶考》观后感 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 耿月霞 观看《西柏坡来电》为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所震撼。60多年前,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时刻,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提出了“进京赶考”这一重大命题。观看“进京赶考”感触很多,重温“进京赶考”对我们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949年初春,中国革命胜利已成定局。与历史上任何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领袖和开国新君不同,此时此刻的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没有被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在苦苦思索这样一个沉重的历史命题: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律,能不能长久执政和为人民执好政,领导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富强繁荣?在反思历史的同时,毛泽东同志还分析了我们党面对的现实。毛泽东同志预见到:“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如果任其泛滥,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就可能被“不拿枪的敌人”所征服,我们党就可能会丧失执政的地位。 正是站在由农村到城市、由战争到和平、由革命到执政、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转折的历史方位上,高瞻远瞩的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离开西柏坡赴北平的路上,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同志们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10天,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等提出了进京“赶考”的命题。“进京”意味着执政,“赶考”是要接受考验。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考”,中国共产党人为执掌全国政权做了一定的准备。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曲折艰辛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这样优异的“赶考”成绩,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拥有了雄厚的执政资源,为新世纪答好执政“赶考”试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最终跳出所谓的“历史周期律”,还需要全体共产党人在整个21世纪认真总结“赶考”经验,把握执政规律,巩固执政基础。 树立人民主体的执政理念,回答了“靠谁执政”的问题。任何一个成功的政党都必须要有自己牢固的阶级基础,这是根基,是力量之源。在二十多年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的伟力。在新的政权呼之欲出的时刻,毛泽东依然坚持人民群众在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这一时期,毛泽东明确了人民主体的执政理念,就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回答了“为谁执政”的问题。“靠谁执政”是党的执政之基,“为谁执政”则关乎党的价值取向。对于这个问题,延安时期,毛泽东概括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要执政了,环境虽然变了,任务虽然变了,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为此,毛泽东要求党员继续走好群众路线,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同时,党还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党工作好坏的最高标准。 强化“赶考”意识,就要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当成自己的神圣使命、义不容辞的职责,咬定青山不放松。 强化“赶考”意识,就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分秒必争抓落实。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愿景、壮丽的未来。如果不较真、不务实,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将是空话。要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采取有力的组织措施、考核措施、激励措施,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每项工作都要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标准、完成时限。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达目的不罢休。 强化“赶考”意识,每位党员干部都要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我们要认真按照李淑杰书记在教育系统群众路线动员会上的讲话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牢牢树立“人民教育为人民”的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一流学校努力,加快向现代大型综合性学校迈进步伐。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新中国政权建立的考卷上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如何巩固这一伟大的胜利,永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牢记“两个务必”,这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仍在赶考征程上,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努力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使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检验纯洁性的试金石,坚持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这是新时期“进京赶考”的新内涵。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安倪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