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西柏坡来电》心得体会

[日期:2014-03-30] 来源:  作者: [字体: ]
《西柏坡来电》心得体会 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 刘晓娟 《西柏坡来电》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河北电视台联合摄制,是一部迎接党的十八大的献礼作品,是一部生动的三年解放战争史,是一部鸿篇巨制。  四十集《西柏坡来电》是国内首家以电报为载体、采用章回体形态制作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从毛主席、党中央在西柏坡发出的数百封电报这个特殊的视角,来透视全国解放前夜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重大战役、重要人物与西柏坡的渊源,重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伟大历程,展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电报谈兵、决胜千里的信念、智慧、意志和风采。   为了紧紧抓住这些珍贵的电报主线,真实客观、全方位地展现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主创人员行程两万多公里,采访了数百位历史当事人、见证人、亲历者和专家学者,到中央档案馆、军事博物馆、西柏坡纪念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复制、复印了一批那段历史时期的电报文稿。《西柏坡来电》凝结着这些权威人士的大量心血。 《西柏坡来电》围绕解放战争时期重要人物与重大事件的背后去寻找资料、挖掘细节,力争在每一集中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告诉观众,给观众以新的线索、新的视角,从而让观众多维度透视历史人物,让观众透过细节品读历史、把握历史。 1949年3月23日,在革命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之际,毛泽东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进京赶考”为标志,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和“进京赶考”精神,一直激励着全党同志奋勇前进。 岁月流逝未能磨损西柏坡精神光彩,我党“赶考”的脚步从未停歇,执政为民的理念日益升华。发扬“进京赶考”精神,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更凸现出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树立“进京赶考”自强不息的忧患执政意识,牢记“两个务必”,弘扬西柏坡精神和“进京赶考”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7月11日,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参观,他发出如许感慨。 如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的“考题”,而且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非同既往。正因如此,我认为,西柏坡廉政教育馆专设“进京赶考”展点,意在提醒我们时刻牢记毛泽东同志的“进京赶考”,常怀赶考之心。党的事业无止境,“进京赶考”无穷期。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常怀赶考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常除非份之想,永葆共产党人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势面前不迷失、不懈怠,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向党和人民交出新的合格答卷。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考试面前,也有少数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不但考试不及格,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胡长清、成克杰、王怀忠、陈良宇、杜世成之流走上腐败的不归路,就是一面镜子。对他们的考试,党和人民只能打零分。所以,这面镜子无不在警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要肩负起人民的重托,永葆革命本色,就必须常怀赶考之心,常思人民疾苦,常鸣警醒之钟。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毛泽东同志“进京赶考”的教诲,常怀赶考之心,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至关重要,而考官仍然是人民群众。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能搞虚假,不能搞浮夸,蒙骗群众或者把群众当“阿斗”,到头来,只能被群众所唾弃,必须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必须务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之实;二要有为人民群众利益而为的政绩观,为个人升迁或树碑立传的“政绩”、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都是万万搞不得的,要不断地创造出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为人民群众拥护的政绩;三要务必保持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勤由节俭败由奢”,尽管时代变化了,社会进步了,但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本色不能变。尤其是当今社会,党员干部更应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不存非份之想,不贪不义之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尚若如此,就不愁考试不及格。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安倪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