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缅怀革命先烈 感受幸福生活

[日期:2011-09-10] 来源:党政办公室  作者: [字体: ]

缅怀革命先烈  感受幸福生活

              ——党员学习心得体会

李敏

今年七月,我有幸参加了党支部组织的党员外出学习活动。在校领导的组织带领下,我们既参观了西安市的名胜古迹及世界园艺博览会,又到延安参观了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的故居,缅怀革命领导人的伟大事迹,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我深受教育,以下我想向党组织汇报我的体会:

一、     感受幸福生活

西安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现在的西安是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是发展迅速、产业兴旺的城市。近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的发展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加速发展、加速提升的新阶段。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

此行我们还参观了世界园艺博览会。本次博览会20114月至11月期间,在中国西安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第三次举办认可性A2+B1级世界园艺博览会。西安世园会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为主题,以绿色引领时尚为宣传口号。总会期为178天,预计将有超过1500万人次参观此次盛会。世园会秦岭园运用现代造园手段,通过堆石、塑山、理水、种植等,再造秦岭典型景观片段,大名鼎鼎的秦岭四宝就位于这个园区内。除秦岭园外,为了充分彰显陕西历史文化特色,2011西安世园会还建造了长安园和人文山水·诗意长安园,与秦岭园共同构成本次园艺博览会的自建展园。其中:长安园以航天植物文化、柳文化、竹文化、药草文化为主要内容,将首次展示反映陕西及西安农业科技最新成果的航天植物;人文山水·诗意长安园以《诗经·国风》中秦地风光诗句和唐代王维《辋川别业》诗句意境为境界,重塑一个突出东方文化特色,再现诗经植物风华的21世纪时代新园林。世园会让我更加了解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世博会也让全世界的人民更加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现在的中国是多么的繁荣富强。

今天,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面对幸福生活,我们要记住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人民教师,更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庆幸遇上了今天好的年代,我们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日常工作,切实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学习,身体力行,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履行本职,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切实当好人民好教师,时刻保持在职在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二、缅怀革命先烈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见证了那段遥远而又辉煌的革命历程。作为一名党员,心中早就对延安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本次延安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升华了思想,增强了党性,磨练了意志。

本次延安行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参观枣园。枣园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处。枣园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景区现开放了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毛泽东旧居位于枣园东北的半山坡上,与周恩来和朱德的旧居左右为邻,窑洞面向西南,共分5孔,由右边起分别为会客室、办公室、寝室,其余两孔是工作人员住室。周恩来旧居位于任弼时旧居后的山坡上,为两孔石窑洞,左边是办公室,右边是寝室,194410月至19473月,周恩来就住在这里。一路走来,一路感悟。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大家的思绪一下子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当年那一幅幅惊心动魄、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画面,又再一次生动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伟大的时代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造成了伟大的业绩。“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革命实践的精神积累,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崭新表现。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之所以能够得以熊熊燃烧,归根结底得益于延安革命摇篮里培育出来的“延安精神”。那么“延安精神”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怎样把“延安精神”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呢?

我认为,“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谁服务、为谁革命,这是决定一支革命队伍性质的重要因素。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同志就鲜明地指出:“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党我军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这也是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并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这必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取得胜利的“法宝”。

我认为,“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贫困落后、条件十分艰苦。面对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告别了那个时刻需要接受血与火、生与死考验的革命战争年代,但我们现在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深入的创业时期。在这个创业过程中,我们现在和将来很长时期里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困难很多、任务很重、路也很长。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继承和发扬苦奋斗的精神,要有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和流血牺牲的勇气,要有披荆斩棘、顽强拼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作风,并把这种勇气和作风体现到日常工作的改革创新上,这是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我认为,“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在延安,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然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同志却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重要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曙光。人人都有追求舒适安逸生活的权利,但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的事业并不是只有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才能创造,艰难困苦的环境往往更能激发我们奋斗的热情和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党员,要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对享乐主义,提倡自强不息,积极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正规工作圈,净化生活圈,纯洁交友圈,通过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让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我认为,“延安精神”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 骆驼精神”是我党对任弼时同志道德品质和光辉人格的形象比喻。任弼时同志是延安时期中央五大书记之一,身患重病,中央让他养病,而他在养病期间还深入基层调研,写了许多调研报告,没有休息,只有工作,没有任何要求,只有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负着重担前行,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为全体党员树立了楷模。其实,“骆驼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大公无私、爱岗敬业、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精神。当前,我们应该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真正把聪明才智用到谋工作、干事业上,做真抓实干、无私奉献的表率。

通过参观学习,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让我对延安精神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令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冲破反动派的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同时也引起了我对如何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深入思考。我深切感悟,延安精神确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今天的时代虽然已不同于几十年前的战争年代,但延安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宏伟蓝图已绘就,新的使命在召唤着新一代共产党人。我要继续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要不断改进作风,自觉忠诚党的事业;要牢记入党誓词,俯首甘为孺子牛;要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跟党走;要勤勉尽责自律,永葆党员先进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忠诚党、忠诚人民,忠诚祖国。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动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为建设平安、和谐、富裕、文明的祖国增砖添瓦。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张利红 | 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