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报道(林保华 记者王丽媛)“现在家庭教育都忙着抓孩子的学习,抓孩子的分数,而实际上教育是习惯的培养,真正有效的是抓孩子的习惯,即‘养成教育’。当孩子养成各种好的习惯后,自然就等着收获成功……”昨日,来自北京教育学院的关鸿羽教授在石家庄27中学给该校学生的家长们开了一课,结果受到初一、高一年级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
把握教育关键期
关鸿羽教授认为对孩子进行教育,关键期在起始年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训练,把孩子惯得不成样子,等孩子升入高年级,家长又使劲卡,反倒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关介绍,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其次是初一、高一起始年级。这些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几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未来。
培养孩子好习惯
关提醒广大家长,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一个人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习惯是其重要的基础。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多,存在的问题也各种各样,在学习上一般都存在马虎、懒惰、粗心等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个习惯问题。
关强调,教育学生要各种教育力量协调一致,还要求前后一致,绝对不能前后矛盾。27中的老师也告诉记者,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从而建立起教育网络是非常好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