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5月刊“国内动态”栏目,报道我校“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模式”的实验研究情况。“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模式”的实验研究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探索,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为国家心理学核心期刊,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申继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俞国良等任主编、副主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在全国心理学界和中小学专业教师界具有较高学术影响。
新闻报道全文如下:
河北省石家庄市27中学首设心理班干部
(本刊记者 于洪)“我们班有了心理班干部!以后我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会更加有意思!”石家庄27中学初一、高一年级的学生高兴地对记者说。石家庄市27中学在全省乃至全国中学范围率先启动了“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男女生各设一名。3月22日,初一、高一年级22个班的44名心理委员正式上岗。
“班级心理委员制度”是该校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积极探索。心理委员的职责主要是在学生中宣传心理知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达到早期预防效果。这样达到了两项功能:一是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快速反应,进一步实施干预;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通过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渗透到班级、渗透到学生宿舍中。
(河北省石家庄市27中学心理教师王锃供稿)